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
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开放基金

露天煤矿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日期:2025年10月22日 15:55 点击:

露天煤矿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25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为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国内外合作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作用,吸引国内外人才来实验室工作或利用实验室的条件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取得高水平的创新成果,露天煤矿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和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设立2025年度开放基金。

一、资助方向

(二)露天煤矿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

(1)致灾理论与生态地质演化

(2)灾害防控与职业健康

(3)生态保护修复与资源综合利用

(4)灾害智能监测预警

(5)智能安全与应急装备

(二)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矿山岩层控制

(2) 矿井水灾害防治

(3) 矿井瓦斯与火灾治理

(4) 安全监测监控与信息化

二、2025年度优先资助方向

(1) 温度-应力-应变-渗流多场耦合作用下复杂边坡变形演化规律

(2) 多场耦合作用下露天煤矿高大软岩边坡长期蠕变岩土损伤规律

(3) 露天煤矿灾害与环境一体化遥感监测方法研究

(4) 物理信息与多源数据驱动的露天煤矿边坡智能预警模型构建技术

(5) 基于植物水碳功能协同提升的露天煤矿生态修复评价

(6) 露天煤矿粉尘运移规律与防控技术

(7) 煤岩瓦斯动力灾害预防理论与技术

(8) 塌陷地治理与综合修复

三、申请指南

申请者在申请之前请认真仔细地阅读本指南和《露天煤矿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山东科技大学)开放基金管理条例》(附件二)《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条例》(附件三),并按如下要求填写开放基金申请书(附件一)。

(一)申请书填写基本要求

实验室将按照“公平公正、择优支持”的原则,采取自由申请、实验室初审、学术委员会评审的程序遴选开放基金课题。申请项目应具有创新思想或思路,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防止“大”而“空”,以应用为目标的基础研究,需要论述清楚应用背景。

(1)撰写申请书时,一定要认真、准确填写各项内容,不按要求填写或者填写错误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2)项目申请人如不具备副高及以上职称时,应由两位同行专家推荐。

(3)申请人和项目组成员均应在申请书上签字。

(4)申请书需加盖依托单位或所在二级单位公章。

(5)申请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二)资助课题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重点项目资助额度10~20万/项,一般项目资助额度5~10万元/项,执行期为2026.01.01-2028.12.31。

(三)优先资助与实验室研究人员联合申报的课题,优先资助来实验室工作的项目,优先资助计划使用实验室相关设备开展研究的项目。申请者须在课题申报获批后,指定一位固定研究人员(中级以上级别)为联系人,共同完成研究任务,并在计划任务书中明确合作研究计划。

(四)结题要求

(1)重点项目结题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①以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发表的中科院二区及以上SCI论文2篇;

②以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发表中科院二区及以上SCI论文1篇且项目组成员发表《Journal of Industrial Safety》期刊论文1篇。

(2)一般项目结题要求至少有以实验室为第一完成单位或第一通讯作者单位发表中科院二区及以上SCI论文1篇或项目组成员发表《Journal of Industrial Safety》期刊论文1篇。

(五)获资项目结题成果的作者单位署名需满足以下要求之一:

(1)露天煤矿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①第一单位署名为“山东科技大学 露天煤矿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②第一单位署名非“重点实验室”,但第一通讯作者为实验室固定人员。

(2)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①第一单位署名“山东科技大学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②第一单位署名非“重点实验室”,但第一通讯作者为实验室固定人员。

(六)有以下情况将不予资助:

(1)申请手续不完备,申请书填写不符合规定,逾期申请者;

(2)不符合基金资助范围;

(3)与同类研究低水平重复:

(4)申请者已获得的资助课题尚未完成;

(5)明显缺乏理论根据,或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不清、无法进行评审;

(6)缺乏基本的研究条件,不能按时完成实验任务的。

(七)申请人应在20251122日之前将申报书原件扫描成pdf文件,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至实验室邮箱:skzdsys@163.com,文件名及邮件主题请按照“单位名-项目名称-申请者姓名-联系方式”填写。

(八)实验室将根据申报书的研究水平与方向统筹确定资助平台。

联系人:张学朋0532-86058039 zhangxuepeng0722@sdust.edu.cn


 附件一:2025年度开放课题申请书.doc

 附件二:露天煤矿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开放基金管理条例(2025版).pdf

 附件三: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条例.pdf

露天煤矿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2-2018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All Right Reserved技术支持:科大设计

地址: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579号 邮政编码:266590

电话:0532-86058051 管理登录

扫码关注

实验室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